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
曾聽過巴黎是浪漫的代名詞,今日,我踏上這花都的土壤,讓我深深體會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利用幾天假期與週末的連假,我與兩位同事前往巴黎旅遊,希望透過旅行體驗法國人的生活,透過相機記錄我所看到的畫面。過去對法國人的印象是高傲與自信,今日在這高盧人的首善之都,我很少看到觀光景點上的告示或說明有英文標示,這一點倒是足以驗證法國人與英美的歷史情結。不顧這些,以往常聽說或書報媒體見過的著名景點即將一一呈現,我的心情自是興奮不已。在行前規劃之初,便詳察整個城市的人文歷史與景觀景點,深怕我錯過了哪一個非看不可的名畫或雕像,這是自助旅行的魅力所在,你會在實際的參訪中見證你曾經似曾相似的影像或歷史,當你看見巴黎鐵塔時,你一點都不會陌生,因為你一定曾經見過他的照片或電視上的某個片段,但是,當你實際站在巴黎鐵塔前面時,那種真實感與震撼的畫面是之前無法想像的。這段旅行很特別,雖然我們有五天的時間,但是大家咸認即使再有三倍的時間還是不足以完完全全把巴黎透徹的走完,所以這又要回歸到現實面,我們的行程到底該如何安排會比較好的實際問題,該如何才能做到最有效率、不太匆忙又不失遊性,這一點倒是考驗了我們的能耐…

▲紅磨坊(Moulin Rouge)上方紅色風車是其特徵
抵達巴黎之後的第一站,我們前往位於巴黎北邊蒙馬特區的聖心堂,在地鐵站下車後,順道去看看著名的紅磨坊歌舞廳,當然大白天的不是去看秀,只是去見見他的廬山真面目,外觀看起來小小的不是很豪華,但是他所代表的是法國戰後娛樂事業的發展軌跡,是當時十九世紀初人們尋求解脫與靈感的地方。

▲聖心堂Basilique du Sacré-Coeur
循線來到了聖心堂的山腳下,仰頭望去見到雪白色的山型圓錐頂直直的矗立在山頭上,幾抹白雲搭配湛藍天空,拜占庭式建築風格的聖心堂給人無比純潔的印象。徒步走上長長的台階,這時我們已經觀察到有人以自稱幸運結的方式要強行把繩結掛在你身上,再跟你索取零錢,這伎倆聽過但沒遇過,當他們向我靠近時便先閃開不讓他們靠近,不過他們黏工一流,人數可不是 一兩 個而已,而是一群人散佈在通往聖心堂的階梯上,實在很掃興的要閃躲這些人才能好好欣賞聖心堂。聖心堂是巴黎的一處置高點,當我爬上教堂前的威利特廣場(Sq Villette)時可以俯瞰整個巴黎市區的美景,聖心堂前方有兩座分別是聖女貞德及聖路易的騎馬雕像,教堂內部莊嚴神聖,有耶穌的鑲嵌畫像在圓頂上方,這裡是當初普法戰爭後,世人為了感念耶穌基督的恩澤所建立,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聖母院正面石雕像,故事內容是聖經「最後的審判」

▲聖母院正面石雕像
接下來,我們搭乘地鐵往市區移動,來到了西堤島附近。巴黎聖母院是我們想去參觀的景點,聖母院 (Notre Dame de Paris)始建於十一世紀,是法國最著名的哥德式大教堂,後續歐洲哥德式大教堂均沿襲聖母院的設計做變化,算是哥德式教堂的代表作先驅。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意思是「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指的正是意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另外,歷代法國國王均在此做加冕,包括拿破倫也曾在此舉行過加冕典禮,可見聖母院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多麼的神聖與崇高。最著名的法國大文豪雨果文學巨作「鐘樓怪人」,更是以這裡當做背景而使聖母院聲名大噪,讓世人為此造訪聖母院想一探究竟。



這裡的遊客比聖心堂多很多,或許處於巴黎最核心的位置,教堂前還有一個鑲在地上的銅片,是作為丈量全法國各地距離巴黎里程的基準點,你說這不就是市中心嗎?進入教堂內部,剛好此時正在做彌撒,牧師在台上說話,不過遊客還是絡繹不絕的進出教堂,人有點多所以顯得稍有吵雜,教堂左側有一處讓人點蠟燭添油香的燭台,雖然來點蠟燭的都是遊客,不過看的出來都是耶穌的虔誠信仰者。



▲西堤島上有人正在街頭做溜冰表演